痛风概述

什么是痛风?

又称:关节石病,历节风,尿酸盐贮积病

科室:风湿免疫科


痛风概述

Ø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

Ø 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关节疼痛,痛风石等。

Ø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疾病、药物等有关。

Ø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定义

Ø 痛风是指一种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引起,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Ø 嘌呤是一种含氮的单环结构物,为核苷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Ø 尿酸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主要以游离单钠尿酸盐形式由肾脏经尿液排泄。


(2)分型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原发性痛风

Ø 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

Ø 多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继发性痛风

由其他疾病、药物、膳食产品等因素引起的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清除减少导致。


特发性痛风

指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类痛风。


(3)发病情况

Ø 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痛风患病率差异较大。

Ø 据文献报道,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Ø 好发于男性,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我国男女患病比为15∶1。

Ø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痛风的主要症状

1、急性发作期

关节剧烈疼痛

Ø 好发于下肢关节,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影响。

Ø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脚掌相连的关节)。

Ø 常于夜间发作,起病突然。

Ø 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

Ø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Ø 可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关节红肿

Ø 关节出现红肿、发热。

Ø 常见的部位与关节疼痛部位相同。

Ø 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

 

2、发作间歇期

Ø 急性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症状。

Ø 受累关节处皮肤颜色变深,出现皮肤脱屑。


痛风的其他症状

1、痛风石

Ø 常出现于第一跖趾、耳郭、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部位。

Ø 痛风石大小不一,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

Ø 多见于长期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


2、关节畸形

Ø 痛风石大量沉积的关节可出现关节骨质破坏,造成关节畸形。

Ø 多见于手部和足部。


3、发热

急性发作期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


痛风的并发症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肾脏和系统损害,具体如下:

1、痛风性肾病

Ø 起病隐匿。

Ø 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血尿等表现。

Ø 晚期可出现血压升高、水肿等表现。


2、尿酸性肾石病

Ø 早期无明显症状。

Ø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


3、急性肾衰竭

Ø 尿甚至无尿。

Ø 全身水肿,尤其是双腿或双足。

Ø 尿中带血。


4、代谢综合征

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Ø 心前区疼痛、胸闷、呼吸急促等。

Ø 严重可危及生命。


痛风的致病原因

不同类型痛风病因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1、原发性痛风

酶及代谢缺陷

Ø 为性连锁遗传,不足1%。

Ø 于磷酸核糖基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或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部分或全部缺乏,可使尿酸产生过多。

肾脏排泄减少及尿酸产生过多


2、继发性痛风

血液系统疾病

Ø 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Ø 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

各类肾脏疾病

Ø 可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高。

Ø 如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

服用某些药物

Ø 可引起尿酸经肾小管重吸收增加,降低尿酸的排泄。

Ø 如服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复方降压片、抗帕金森病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

有机酸产生过多

Ø 可抑制尿酸排泄。

Ø 如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特发性痛风

病因尚不明确。


痛风的诱发因素

1、饮酒

Ø 过量饮酒可促进尿酸形成并抑制尿酸分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Ø 某些酒精饮料中嘌呤含量增高(例如啤酒)也是引起高尿酸的因素之一。


2、高嘌呤饮食

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可促进尿酸生成增加,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3、肥胖

Ø 体重指数(BMI)≥28可增加痛风发病风险。

Ø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4、吸烟

吸烟或被动吸烟均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风险。


5、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使有机酸产生过多,抑制尿酸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6、突然受凉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患者第二大诱发因素。


痛风的发病机制

Ø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当各种因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可出现尿酸盐晶体析出,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


Ø 最终可引起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什么人容易被痛风盯上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基于全国100家医院的6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男女比例为20:1。其中,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1、成年男性

应酬多,饮酒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也较多,同时也与雄性激素抑制尿酸的排泄有关。男性痛风发病可在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为主。


2、饮酒、应酬较多的人群

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是引起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喝酒可以导致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导痛风发作。在临床中发现,不少就诊的急性痛风患者,发作前皆有大量饮酒史。


3、偏爱海鲜或动物内脏人群

多数海鲜及动物内脏嘌呤含量较高,如果长期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易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4、合并有其他代谢性疾病人群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易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存,因为这些疾病和痛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5、绝经期后的女性

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与雌性激素浓度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绝经后同时伴有肥胖症、高血压、饮酒等情况,往往痛风的发生率更高。


6、超重或肥胖一族

体重是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肥胖的中年男性,同时还具备不爱运动、营养过剩、爱进食肉类或应酬多等特征,更易患痛风。


7、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一族

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班熬夜、过度劳累可使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诱发痛风。


8、痛风偏爱金融行业从业者

应酬会让身体长期透支。国内首份痛风临床诊疗研究官方大数据显示,痛风患者职业分布的前三位分别是金融行业、行政高管、服务业,占比分别是14.27%、10.14%、9.15%,紧随其后的是电子网络、媒体、艺术等行业。


痛风最爱身体哪些部位

临床最常见的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作就是在我们第一跖趾关节,就是大脚指部位,通常一疼起来走路都受影响,经常在门诊看到,推开门拄着拐进来的年轻男性,或者是由家人推着轮椅进来的年轻男性,不用开口就知道痛风犯了,病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所以这个时候呢,这种大脚趾的痛风实际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


在脚踝、脚背以及在腕关节等,其实各个关节都可得到,尤其是到后期,尿酸的沉积,优先是沉积在这些比较远端的关节,还有人出现这个耳部的痛风石,这个也是因为耳朵的温度相较于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是温度较低的,更容易导致尿酸结晶的生成,那么大脚趾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时,随着尿酸越来越高,沉积的部位越来越多,将来我们的脚腕、膝关节、脚背、手肘、手腕、手指头各个部分都可以沉积,到最后的话我们内脏里,比如说肾脏里也会出现这样的沉积,就变成了痛风肾,那可能就导致肾功能受损,那就是个大问题了,所以它临床常见的位置,虽然是大脚趾,但是其他各个部位都可以见到。


痛风的元凶:嘌呤代谢产生过多尿酸

1、嘌呤、尿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嘌呤来源于食物和人体中的遗传因子分解,在人体内主要是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代谢产物。


2、嘌呤从哪里来

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当细胞被破坏时,细胞核中的核酸就会被释放出来。核酸经过氧化分解就形成了嘌呤。


3、尿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尿酸由核酸、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氧化而来。


点击翻页

痛风概述

什么是痛风?

又称:关节石病,历节风,尿酸盐贮积病

科室:风湿免疫科


痛风概述

Ø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

Ø 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关节疼痛,痛风石等。

Ø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疾病、药物等有关。

Ø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定义

Ø 痛风是指一种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引起,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Ø 嘌呤是一种含氮的单环结构物,为核苷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Ø 尿酸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主要以游离单钠尿酸盐形式由肾脏经尿液排泄。


(2)分型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原发性痛风

Ø 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

Ø 多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继发性痛风

由其他疾病、药物、膳食产品等因素引起的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清除减少导致。


特发性痛风

指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类痛风。


(3)发病情况

Ø 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痛风患病率差异较大。

Ø 据文献报道,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Ø 好发于男性,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我国男女患病比为15∶1。

Ø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痛风的主要症状

1、急性发作期

关节剧烈疼痛

Ø 好发于下肢关节,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影响。

Ø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脚掌相连的关节)。

Ø 常于夜间发作,起病突然。

Ø 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

Ø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Ø 可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关节红肿

Ø 关节出现红肿、发热。

Ø 常见的部位与关节疼痛部位相同。

Ø 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

 

2、发作间歇期

Ø 急性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症状。

Ø 受累关节处皮肤颜色变深,出现皮肤脱屑。


痛风的其他症状

1、痛风石

Ø 常出现于第一跖趾、耳郭、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部位。

Ø 痛风石大小不一,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

Ø 多见于长期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


2、关节畸形

Ø 痛风石大量沉积的关节可出现关节骨质破坏,造成关节畸形。

Ø 多见于手部和足部。


3、发热

急性发作期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


痛风的并发症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肾脏和系统损害,具体如下:

1、痛风性肾病

Ø 起病隐匿。

Ø 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血尿等表现。

Ø 晚期可出现血压升高、水肿等表现。


2、尿酸性肾石病

Ø 早期无明显症状。

Ø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


3、急性肾衰竭

Ø 尿甚至无尿。

Ø 全身水肿,尤其是双腿或双足。

Ø 尿中带血。


4、代谢综合征

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Ø 心前区疼痛、胸闷、呼吸急促等。

Ø 严重可危及生命。


痛风的致病原因

不同类型痛风病因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1、原发性痛风

酶及代谢缺陷

Ø 为性连锁遗传,不足1%。

Ø 于磷酸核糖基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或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部分或全部缺乏,可使尿酸产生过多。

肾脏排泄减少及尿酸产生过多


2、继发性痛风

血液系统疾病

Ø 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Ø 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

各类肾脏疾病

Ø 可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高。

Ø 如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

服用某些药物

Ø 可引起尿酸经肾小管重吸收增加,降低尿酸的排泄。

Ø 如服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复方降压片、抗帕金森病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

有机酸产生过多

Ø 可抑制尿酸排泄。

Ø 如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特发性痛风

病因尚不明确。


痛风的诱发因素

1、饮酒

Ø 过量饮酒可促进尿酸形成并抑制尿酸分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Ø 某些酒精饮料中嘌呤含量增高(例如啤酒)也是引起高尿酸的因素之一。


2、高嘌呤饮食

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可促进尿酸生成增加,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3、肥胖

Ø 体重指数(BMI)≥28可增加痛风发病风险。

Ø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4、吸烟

吸烟或被动吸烟均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风险。


5、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使有机酸产生过多,抑制尿酸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6、突然受凉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患者第二大诱发因素。


痛风的发病机制

Ø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当各种因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可出现尿酸盐晶体析出,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


Ø 最终可引起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什么人容易被痛风盯上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基于全国100家医院的6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男女比例为20:1。其中,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1、成年男性

应酬多,饮酒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也较多,同时也与雄性激素抑制尿酸的排泄有关。男性痛风发病可在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为主。


2、饮酒、应酬较多的人群

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是引起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喝酒可以导致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导痛风发作。在临床中发现,不少就诊的急性痛风患者,发作前皆有大量饮酒史。


3、偏爱海鲜或动物内脏人群

多数海鲜及动物内脏嘌呤含量较高,如果长期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易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4、合并有其他代谢性疾病人群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易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存,因为这些疾病和痛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5、绝经期后的女性

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与雌性激素浓度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绝经后同时伴有肥胖症、高血压、饮酒等情况,往往痛风的发生率更高。


6、超重或肥胖一族

体重是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肥胖的中年男性,同时还具备不爱运动、营养过剩、爱进食肉类或应酬多等特征,更易患痛风。


7、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一族

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班熬夜、过度劳累可使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诱发痛风。


8、痛风偏爱金融行业从业者

应酬会让身体长期透支。国内首份痛风临床诊疗研究官方大数据显示,痛风患者职业分布的前三位分别是金融行业、行政高管、服务业,占比分别是14.27%、10.14%、9.15%,紧随其后的是电子网络、媒体、艺术等行业。


痛风最爱身体哪些部位

临床最常见的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作就是在我们第一跖趾关节,就是大脚指部位,通常一疼起来走路都受影响,经常在门诊看到,推开门拄着拐进来的年轻男性,或者是由家人推着轮椅进来的年轻男性,不用开口就知道痛风犯了,病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所以这个时候呢,这种大脚趾的痛风实际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


在脚踝、脚背以及在腕关节等,其实各个关节都可得到,尤其是到后期,尿酸的沉积,优先是沉积在这些比较远端的关节,还有人出现这个耳部的痛风石,这个也是因为耳朵的温度相较于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是温度较低的,更容易导致尿酸结晶的生成,那么大脚趾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时,随着尿酸越来越高,沉积的部位越来越多,将来我们的脚腕、膝关节、脚背、手肘、手腕、手指头各个部分都可以沉积,到最后的话我们内脏里,比如说肾脏里也会出现这样的沉积,就变成了痛风肾,那可能就导致肾功能受损,那就是个大问题了,所以它临床常见的位置,虽然是大脚趾,但是其他各个部位都可以见到。


痛风的元凶:嘌呤代谢产生过多尿酸

1、嘌呤、尿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嘌呤来源于食物和人体中的遗传因子分解,在人体内主要是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代谢产物。


2、嘌呤从哪里来

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当细胞被破坏时,细胞核中的核酸就会被释放出来。核酸经过氧化分解就形成了嘌呤。


3、尿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尿酸由核酸、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氧化而来。


热门科普